《一个也不能少》观后感
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,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,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。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一个也不能少》观后感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今天,老师让我们看了《一个也不能少》,我被里面的那个主人公——魏敏芝打动了。
电影描述的是魏敏芝当代课老师的事情。原来的班主任高老师告诉她:“二十八个学生,一个都不能少!”魏敏芝为了遵守诺言,经过了重重困难,明新红要到县城去了;张慧科偷偷去县城打工,魏敏芝用所有的钱,想尽一办法去找他,最后终于找到了张慧科。
虽然魏敏芝有种种缺点,唱歌走调,学生吵闹时不管……可是,她的一个优点把她这些所有缺点都盖过了。那就是——守职。她就为了这个承诺,不知受了多少累,遭受了多少苦。二十八个学生!一个也不能少。(概述影片内容!)
记得上学期班主任给我的评语也是这样的,老师说我也很守职。每一次忘了做老师布置给我的`事情,我的心都忐忑不安。(中间缺少过渡)有一次我新养的鱼有些怪怪的,我忽然想起养鱼的水需要沉淀一下才能用。怎么办呢?窗外的暴风雨激发了我的灵感。对了!接雨水!我急忙抱着脸盆跑到外面,又站了半小时,回家早已变成了“落汤鸡”,不过心中暖暖的。(老师布置了什么事,写详细)
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,一想起职责,魏敏芝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我眼前。
《一个也不能少》观后感字
今天学校组织看爱国电影,我们看的是《一个也不能少》
剧中讲的是水泉小学高老师的生病了,他要回家探望一下母亲,于是请了一个13岁的魏梅芝做代课老师。高老师临走前千叮万嘱咐魏梅芝班里的同学一个也不能少。
可是没过多久,应为张慧科家里穷去打工了,这时魏老师吓坏了,她想起高老师的`话,就对学生说“:老师要去城里找张慧科。”但是那里太穷,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出点钱,大家都去······可是,不管咋样都不够,老师决定他一个人去,到了城里后,他通过台长的帮忙,找到了张慧科······虽然都是21世纪的人,为设么差距那么大?像我们平时,买一瓶可乐,没喝完就扔,但是,水泉小学的孩子,买一瓶可乐,每人只喝一口,还给老师喝,他们学校的教师那掉么破,文具那么少,家里又平穷。可是不管条件多么差,教室那么破旧······他们还依旧求着要上学。我们以后也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好学精神,为祖国出一份力量。